6月20日晚,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在抖音直播中透露,将逐步关闭生活广场、人民路店、五一路店等多家仍在盈利的门店,其中生活广场店2025年销售额已达8.24亿元。他坦言,关店是因为这些老店的品质跟不上现代消费需求,即便业绩亮眼,也不能让“老标准”落后于顾客期待。
(资料来源:胖东来官网)
胖东来的决定让行业开始琢磨一个实在问题:当老店的货架摆不下新消费的期待,是守着盈利数字原地打转,还是舍得拆了旧框架换新模样?这或许不是胖东来一家的选择题。
01
关店背后
是整个行业的“集体气喘”
2025年一季度,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671亿元,同比增长4.6%,增速同比变化不大。按零售业态分,一季度,限额以上零售业单位中便利店、超市、百货店、专业店、品牌专卖店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9.9%、4.6%、1.2%、6.7%、1.4%,增速分别比上年全年提升5.2、1.9、3.6、2.0和1.8个百分点。
(资料来源:联合资信)
消费诉求分层促使复杂多样的零售业态加速分化:
>>>
性价比导向催生折扣超市、社区团购等业态,通过规模集采压低成本;
>>>品质改善型需求推动精品超市、跨境电商聚焦高端品类;
>>>情感体验型消费则让新零售综合体、主题店崛起,融合购物与社交场景;
>>>符号价值型客群带动奢侈品集合店、潮牌店以稀缺性设计强化身份标识
技术赋能与供应链变革进一步加速了这一分化进程,使得零售业态在满足细分需求中呈现出更垂直多元的发展态势。
(资料来源:尼尔森)
社区门口的“百团大战”残局:
曾经疯狂补贴、争抢团长和流量的社区团购平台,如今只留下褪色的自提点招牌和一堆废弃的冰柜。资本退潮后,一地鸡毛证明:靠烧钱买流量,救不了零售的本质。
“24小时营业”的灯光渐次熄灭:
越来越多的便利店开始缩短营业时间,不是不想赚钱,是高企的人工和夜班成本,让“永不打烊”的承诺变成吞噬利润的无底洞。
02
商超零售的
残酷现实:刀尖上跳舞
客流枯竭,门前冷落:
大卖场昔日人潮汹涌的景象不再。消费者被即时零售(美团买菜、京东到家)、社区团购(美团优选、多多买菜)、直播电商(抖音超市)精准分流。“自然到店”模式宣告终结。
(资料来源:嘉世咨询)
利润薄如刀刃,成本持续加压:
>>>人力成本:
一线员工薪资与社保刚性上涨,但人效提升缓慢。
>>>租金重负:
核心商圈大卖场租金占比普遍超10%,续租涨幅压力巨大。
>>>传统模式全面失灵:
“大而全”卖场失宠,动辄上万平米的卖场,大量货架闲置,坪效持续下滑。
>>>传统促销失效:
DM海报转化率跌至个位数,消费者对“满减”“打折”麻木。
渠道价值被颠覆,品牌方通过DTC(直达消费者)、KA直供、直播带货等模式,削弱传统商超议价能力。
(资料来源:嘉世咨询)
03
"小、鲜、省"
三大法则引爆零售革命
小型化,人口变迁与经济发展下的自然选择
门店小型化浪潮始于2016年,贴近消费者的社区店疫后成现代渠道业态主流。
城镇化、老龄化、家庭小型化、生活倍速化
也促使人口结构变迁促使零售渠道走向社区化。
门店小型化有利于垒高线下业态自身竞争壁垒优势,精选大店加强体验+密集小店满足便惠价值;继续挖掘区域与下沉市场结构性拓张机会,因地制宜做差异化的业态布局;以店群分组进行更精准的人群消费洞察,挖掘门店周边人群差异化需求,提升小店坪效。
(资料来源:尼尔森)
生鲜化,放大高频刚需品的引流锁客价值
消费者出于对家庭财务状况的考虑,重新审视消费支出,大额支出收紧,刚需消费不减,生鲜作为商超重要的引流品类,在现代渠道中的实际重要性日益提升,基础生活上更趋谨慎的消费态度主要影响休食饮品,刚需生鲜消费意愿不减。
(资料来源:尼尔森)
折扣化,更高价值与更低价格的新消费平衡
以价换量成全渠道增长来源,短期促销降温,长期让利成经营新常态价格让利同步伴随全面价值升级,高质及强绪价值属性商品向好,市场消费信心不足的大背景下,需重新审视和规划价值升级的路径,通过强调“好货不贵”,以更优惠的价格刺激潜在需求下的消费价值升级。
(资料来源:尼尔森)
04
价值重生
零售的出路在“人间烟火”
从“规模崇拜”到“人的温度”:
员工不是螺丝钉,顾客不是流量。胖东来的员工能笑着帮你修购物车、蹲下给老人系鞋带,不是因为“服务标准”,而是因为他们被尊重。除了高薪高福利之外,核心是建立“员工即家人”的文化认同。当行业哀叹“招工难”、“留人难”时,胖东来的队伍却异常稳定。
(资料来源:尼尔森)
从“价格血战”到“效率革命”:
供应链是看不见的生死线,死磕“损耗率”:一颗烂掉的草莓、一包临期的牛奶,都在无声吞噬利润。胖东来对品控和周转的极致追求,Costco、Aldi通过精简SKU和自有品牌提升效率的模式,都证明:在微利时代,供应链上省下的每一分钱,都比多开一家店更实在。
从“流量焦虑”到“信任资产”:
“无条件退换”不是成本,是投资:胖东来近乎“偏执”的售后政策(吃了一半的西瓜不满意?退!),短期看是损失,长期看却积累了无法用钱买的口碑和信任。在这个信任稀缺的时代,一句“在胖东来买,放心”抵得过千万广告费。
(资料来源:联合资信)
胖东来关店的真正启示在于:当“增长”成为唯一的KPI,当“规模”成为衡量价值的唯一标尺,整个行业早已陷入一场没有赢家的恶性循环——门店越开越多,客流越分越薄;价格越压越低,成本越控越高;员工越用越狠,服务越来越糙。“大”,从未如此空洞;“快”,从未如此疲惫。
线下炒股配资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